2022-12-28

案例分享 | 超美的中式宅院

9125b241b2e13da020959a8e714adcee.jpg



小桥流水 (古筝与琵琶)

4c8790590ae4e9628e3fb87b1771cdfe.jpg


引言|故乡的眷恋

不管是藏匿于北京胡同里的四合院,

还是散落于苏杭街巷的粉墙黛瓦,

总有一方让人魂牵梦萦的土地,

是游子心中神秘且无法割舍的存在,

而记忆里的生活点滴,

便是我们心灵的栖居之地和情感的寄宿之所。



db6669e3eda8e5026df6b3634f2be9b5.jpg



回溯|此处心安是吾乡

人们常说,

每一缕炊烟背后,

都是游子剪不断的离愁。

随着年龄的增长,

我们想回到孩童时期再熟悉不过的地方,

在青草芬芳的小河桥边,

细雨滴答的青石板路上,

找回心中那份怅然若失的力量和情感。



c980aa48807ef88e590ef205aa66f962.jpg


我们满怀欣喜,回到家乡。

儿时的小桥流水却早已不知了去向,

昔日的青砖小瓦马头墙,

也早已变成了华丽复古的西式洋房。

日益西化的生活模式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便利,

可经济的腾飞和城市面貌的多元,

却依然难掩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断层与缺失。



我们不禁自问,
那些丢失已久的传统文化自信,
又何以能够跨越时间的长河,
焕发出新的生机?
 
「安吉桃花源」

作为中国式居住系列作品的伊始,
设计以具有禅意的、略带野逸的中式园林为整体基调,
用相对现代简约的语汇,
传达中国传统建筑的气质神韵,
通过现代化的建造技艺,
实现了功能与审美间的创造性突破;
 
8f7dc7a81090d6cdb341ef5f3a33a61a.jpg0d65dcbd22c0cc518552eeb5ce0e71d8.jpg660c27202c079cc0f8036b4e6b48aa53.jpg
ea9137e63f0a42b05dabd0dbbc5586c5.jpg
b81ea3618e9ec53fd71429bf21ac765b.jpg


「苏州桃花源」


我们基于对苏州传统街道布局、

水巷组织和庭院营造的研究,

在园区的组织形态与空间结构中吸取老城肌理,

以小尺度的体量空间,

谦逊地与周围环境相融合,

展现隐于都市的大儒风范;



f8df6954f2dd85617840a875595292a3.jpg


两棵迎客松苍劲翠绿,

与一镜池水相互映衬。

造境取法古建礼制,

古人空明澄澈的境界追求不言而喻。



81d61fcb215af7326f5a87cd43aa7f8c.jpg


穿过迎宾厅,移步园林内,

一派白墙黛檐错落有致,

万千气象徐徐舒展。

树取一枝,

石取一角,

一石一木,

山川精华所致。

这一次悄无声息的桃花源,

毫无疑问让世界醉倒在

中国文化之美的意境里。



74ee598dbff46b8e15b28898601bb1db.jpg
d7a8a5bebafe6637e5d7d2b556289963.jpg
251ad3653cf5deabc723421a5b3150df.jpg
5b1c3a407618d09bc11e7e2511319e63.jpg
29de4b2ee520f897d39baec3bdcfcb72.jpg
1f711169a1250a8cf1c0964c46817e71.jpg
fad72cf99a1939745209d81014726118.jpg



「杭州云栖玫瑰园中式大宅」


我们恢复了以内院为核心的传统居住建筑实质,

重拾了对原有场地精神的关怀,

再现了经典的中国传统园林,

希望营造静谧天地之间的世外桃源,

满足用户闲云野鹤的居住情怀;



b9075b8f47d2174a49724bee07521407.jpg
70ab0b98799af3c3e9d310403a4d45b0.jpg
ad54f4f2f58bac8772395cc87b8f1b0e.jpg
a4c27963dc1cb7913ac902e83e351902.jpg
9388dfcb8672aced5c679a7a39117e9d.jpg040e3d93533217a561b0538c5489ac06.jpg
a583b47038b3b587fffecfc0c00d43dc.jpg
7b5d63b67b5faaaba5986ecf5537c944.jpg


空间主序列是按传统四合院以轴线为引导,

一进进的院落:

前庭—门厅—中庭—家庭室—主花园,

前庭紧凑低调,中庭尺度适宜,

把尽可能多的用地留给主花园。



8b23bd5463d393bcdcc6adcfe81cff55.jpg


中国传统居住理念的回归,

是对“情与景”、“意与境”

相承相载的传统空间意向的重塑,

然而这种重塑并不是剥离于现实

或背离于时代大背景的臆想,

中国式居住建筑中的空间意向,

是根植于内心的感受,

进而将其外化为空间布局的丰富境域,


意境相合、道器并举。